选好用好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推进社区残疾人工作
一、加强管理,提高素质。
在管理工作方面。我会制定了《广州市越秀区社区残疾人协会专职委员管理办法》、《越秀区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职责》、《越秀区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考核办法》、《广州市越秀区社区残疾人工作手册》,做到了管理有制度,考核有标准。在提高素质方面。组织了面试和基础知识考核,并先后组织了《残疾人保障法》、“社区专职委员职责和职业道德”、“如何开展社区残疾人工作”、“残疾人教育就业和专项补助”、“残疾人评定和办证程序”、“社区专职委员考核标准”等业务知识学习。另外,为使专职委员适应日益发展的信息化要求,我会与广州市残疾人职业培训中心联合举办了一期《计算机办公软件应用(中级)培训班》,让专职委员掌握了相关的电脑操作知识。通过专项培训,使专职委员较好地掌握了业务知识,提高了能力和水平,为顺利开展工作打下基础。
二、发挥作用,效果显著。
主要体现在:较好地配合了街道残联的工作,较全面地掌握辖内残疾人情况,能积极、及时地反映残疾人的心声和愿望,能协助理事长开展慰问残疾人、残疾人专用机动车年审、就业年审、办证、走访残疾人、建立台帐等工作。在加强社区残疾人工作,为残疾人提供优质服务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在开展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中,担负调查任务的街道专职委员在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的要求下,认真配合好每一个环节的调查工作,按时按质完成了任务。广卫街专职委员工作热情高,他为该街一残疾人的铺面问题积极协调,使这位残疾人的问题得到解决,他与街残联一起到赴台山探望和慰问一精神病人,并多方咨询该精神病人的评残问题。农林街专职委员在街残联干部退休而暂时未有人到位的情况下,能承担起残联日常的业务工作,使该街的残联工作能正常运转。经过工作实践,专职委员的水平也得到了发挥。如:梅花村街专职委员在今年8月20日举行的第三届广州市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了“计算机类微机安装调试与维修操作员项目”第一名,并获得了“广州市技术能手”称号。
一年来,通过为各街道配备残疾人专职委员的工作实践,加强了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初步取得了成效,体现了“三个有利”。即:加强社区对了解和掌握基层残疾人工作有利;对就地、家门口安置残疾人的就业,维护残疾人的权益有利;对构建和谐社区,密切联系残疾人工作有利。我会下一步的工作设想是继续巩固加强和推进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建设,督促和指导未配备残疾人专职委员的街道尽快配备,使我区配备残疾人专职委员的街道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