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zqm论坛,楼凤宫论坛(品茶),一品楼qm楼凤论坛,爬花楼兼职论坛

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基层动态>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家庭寄养计划:给缺陷儿童找个家

作者:黄增锋 | 来源:从化市新闻中心 | 发布时间:2013-03-29 浏览次数:
2004年6月,广州市社会(儿童)福利院与我市太平镇元洲岗村合作实施了“农村家庭寄养残疾儿童计划”——让孩子走出福利院,走进家庭,融入社会是寄养计划的初衷。现在两年多过去了,从最初只有10名寄养儿童发展到现在全村共有35名寄养孩童,这些孩子过得怎么样?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记者日前走进了元洲岗村……

  芳粤姚、天可儿、越美芳、广荔玲……,她们拥有着一个独特的姓氏;但在这个以“冯”为大姓的村落里,她们的名字时刻被乡亲们亲切地呼唤着……她们正享受着属于她们自己的特别的亲情……太平镇元洲岗村与广州市社会(儿童)福利院合作实施的“农村家庭寄养残疾儿童计划”为福利院儿童提供了享受家庭关爱的机会。

  村书记:每一个孩子都是我亲自领回来的

  在村儿童活动中心一楼铺顶当日。太平镇元洲岗村的冯书记以最高的效率忙完村里的大小事务后,马上赶到工地里“监工”了?!耙欢ㄒ煤⒆用蔷】斓秸饫锿?!”烈日下,冯书记的眼睛被太阳照得眯成缝儿,仰望着这幢已具雏形的建筑,他黝黑的脸庞上洋溢着盈盈笑意。

  冯书记惦念的“孩子们”不仅指本村的孩童,更指两年以来,先后寄养的“问题小孩”?!八敲恳桓龆际俏仪鬃粤旎乩吹?。”冯书记说。

  最初,广州市社会(儿童)福利院计划以元洲岗村为试点,共同合作,实施农村家庭寄养残疾儿童计划时,考虑到村民的观念与接受程序,冯书记对合作计划能否顺利开展并不敢抱太大希望。一开始,冯书记对计划的实施感到为难,当他受邀去到福利院,亲眼目睹院里的孩子时,他的心却是坚定了。他回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号召村民跟自己再跑去福利院看一看,想一想……几经波折后,第一批受寄养的10名残疾儿童正式落户元洲岗村了!其中的曲曲折折,冯书记并没有多提,他只是向记者说起第一次到福利院看到的情境:“一个个孩子乖巧地站成一排,尽管吐字不清,仍是很努力地向我挥手。尽管我把糖果拿给他们时,他们还要护理员剥开糖纸逐粒喂进嘴里……”“那些孩子太需要家庭教育了,确切地说,是太需要社会的关怀与温暖了!”心酸的情境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同样打动了村民,他们打消了顾虑,纷纷要求报名认养。

  村民:每一个孩子都是自己人

  听闻活动中心的工地缺水喝,清姨马上提着一大壶开水为施工队送水去了,身后一个小女孩屁癫屁癫地紧跟着。那女孩子名叫天可儿,非?;钇每砂?,路上每遇见大人总要叫声“叔叔、阿姨”??伤溃荒昵暗乃踔亮拔摇币膊欢媒?,那年她已经5岁。

  “当时真的好担心她是哑的?!鼻逡碳堑冒芽啥旎丶沂保疑舷露际悄敲椿断菜?,丈夫、婆婆还有两个儿子把家里所有好吃的、好玩的都拿出来逗她,但是可儿就是一声不吭,眼皮无精打采地耸拉着。这孩子不会有什么事吧?全家都担忧了。更令他们感到意外的是,当清姨拿出特意为她买的漂亮凉鞋时,可儿竟一把脱掉脚上那双旧鞋,迅速把新凉鞋穿上后,捡起那双旧鞋就往外跑……

  “那一刻啊,我的眼泪都快掉下来?!卑研】啥匚菔保逡谭炊骄擦讼吕?,因为她明白可儿缺少的是爱,需要的也是爱。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清姨辞去了工作,全职在家照顾可儿。从日常的起居饮食到简简单单的对话训练,清姨一家子对小可儿倾注了乡里人特有的醇朴情感,用她的话来说,既然把孩子带得回来就要让她过得像自己人那样好。

  一年后的今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健康的享受着爱并懂得分享爱的天可儿。当村民拿了一粒糖果给她时,她却把糖装衣兜里,奶声奶气地说:“我要拿给小哥哥吃。”

  爱心如清姨那样,把孩子领回来待他们像自己人那样的家庭在元洲岗村里还有很多;而幸福如小可儿那样,能感受到家庭温暖并回归社会的儿童在村里共有35名。

  让每一个儿童融入社会

  在该村的驻村单位广州市人民检察院的帮助下,村里的儿童活动中心拟建二层,建成后将设立文娱室、图书室以及特殊教育室,达到寄养儿童集中活动,家长集中教育、交流的目的。而其中大部分的建设资金将由广州市福利院、广州市民政局资助。根据村与福利院的协定,家庭寄养计划,每户家庭收养一名儿童,每月将获得800元的补助。无论是从硬件还是软件投入方面,“家庭寄养计划”的实施必须投入大量资金与承担更多的责任?!叭煤⒆幼叱鋈?,享受家庭的温暖,接触社会现实?!惫阒菔猩缁幔ǘ└@赫旁撼さ幕卮鹑梦颐敲靼琢似渲械挠眯牧伎?。

  自第一批残疾儿童顺利寄养后,元洲岗村至今已接收了三批儿童。在村民的悉心照顾下,他们懂得了与人交流,懂得向别人表达自己的善意,其中9名适龄、智力发育较好的寄养儿童还入读了村小学,与其他小学生一样,幸福、快乐地成长。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