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区残联2010年十大工作新闻
2010年是越秀区残疾人事业蓬勃发展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以“迎接两个亚运盛会,创造新生活”为契机,实现了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残疾人获得了更多的实惠。
一、全力以赴,确保“两个亚运 同样精彩”。一是对本区辖内5个亚运场馆进行无障碍设施开展督查工作;完成了4个社区、12户残疾人家庭的无障碍改造,实现了无障碍进社区、进家庭。二是对全区12874名在册残疾人发放500元/人亚运生活补助金,共计643.7万元。三是在12月3日和8日分别组织圆满完成了207名(其中乘坐轮椅者98人、盲人40人)残疾人模拟运动员进驻亚运村和亚残运会开幕式的演练。
二、越秀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大楼顺利竣工。2010年底越秀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大楼顺利竣工。大楼集康复、就业、培训、娱乐、用品用具供应、社工服务、工疗服务为一体,建筑面积2350平方米。康复中心大楼的启用,标志着我区残疾人事业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为残疾人提供全面的优质服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探索老城区残疾人托养模式,完成“阳光家园计划”。
2010年3月30日 “广州市越秀区‘阳光家庭’计划”启动仪式在大东街文化站顺利举行, 全年为100户智力、精神和无生活自理能力的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了居家照顾服务,并聘请了专业社工为提供上门服务,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关怀,使其增强生活信心,提升参与社会能力,提高家庭生活质量。
四、精心组织广州市第四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并荣获佳绩。在广州市 “第四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中,越秀区取得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有四位选手被省残联推荐参加全国第四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
五、依法推进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年审工作。全年共办理年审单位3065个,同比增长150%,职工总人数53998人,安置残疾人447人;收缴残保金1460万元,同比增长100%。
六、圆满完成各类残疾人的康复救助服务。向29名听障人免费发放58个助听器,价值总共14.5万元;完成了1028名白内障患者的白内障复明手术;为19名0到6周岁儿童实施了康复救助,救助经费5.77万元,为各类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服务2527人次,提供康复课时7924节;为 38人转介申请58件辅助用品用具;8名聋儿在康复机构接受聋儿语言康复训练,区残联补助了2.56万元;全年为84名精神病患者(低保精神病患者未计算)提供了免费住院治疗(其中亚运会期间治疗人数为70名)。
七、规范区康园工疗机构建设,开展专业化服务
修定了《越秀区进一步加强康园工疗机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规范区康园工疗机构的建设和运作,全年为614名康园工疗学员提供服务,共下拨经费2840120元。区康园工疗机构的建设社会效果突出,区康园工疗站服务中心被广州市人民政府残工委授予“残疾人之家”荣誉称号。
八、加大扶贫力度,为残疾人办实事、做好事?!按航凇?、“中秋节”通过集中慰问和分街道慰问、召开茶话会等形式,共慰问了区内困难残疾人465名,慰问经费12.7万元;为3818人办理了专项补助;审核发放专项补助金445万元;办理了2009学年全区590名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困难家庭学生扶残助学专项补助金的审核工作;为一、二级重度残疾人新办免费车卡460个,累计办理免费车卡5481个;为88名持低收入证的残疾人办理慢性病救助证;审理了6名申请特殊困难救助的残疾人资料,其中1人符合条件,救助金额5000元;就业援助月期间为105名失业残疾人发放慰问金10500元。
九、重视信访工作,切实为残疾人排忧解难。全年共受理来信、来访、来电372件,与去年相比增加24件,上升6.9%。对残疾人反映的问题能够想方设法地解决,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对一些目前暂时未能解决或未有政策规定的问题,则做好解释和疏导工作,为亚残运会的召开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为社会的稳定尽到了应承的责任。
十、残疾人事业的宣传工作上台阶。
一是组织辖区内相关单位以及267个居委会张贴与亚残运会相关内容的海报;二是组织辖区内267个居委出一期以亚残运会为主题的墙报;三是组织区内“阳光家庭”成员(重度残疾人)和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儿童开展了“迎亚残运,残健携手同游广州新地标”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亚运、亚残运会的带来的新变化和成果;四是组织康园工疗站学员举行迎接亚洲残疾人运动会主题活动暨“秀出来,为亚残喝彩”才艺比赛;五是在亚残会期间,组织本区1200名不同类别的残疾人朋友观看亚残运会比赛项目,让他们感受比赛的氛围以及感悟体育精神和生命的意义。六是宣传报道工作有突破,全年共撰写上报信息100篇。其中中残联网1篇,省残联网采用30篇,广东新闻网1篇,市残联网采用30篇,越秀信息网采用28篇,《越秀信息》采用6篇,《市委快报》3篇,《广州信息》1篇。广州日报、南方日报、广东电视台等媒体多次对我区残疾人事业的优惠政策及亮点工作做了报道。